查看原文
其他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菇爷”带领林农转型,“小香菇”撑起脱贫奔康“大伞”

微说连南 2021-06-27

三江镇大龙村位于连南瑶族自治县西北部山区,距离三江镇32公里,是三江镇最远的一个行政村,全村1200多人,有贫困户29户5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村民靠山而居,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杉木种植与销售。近年来,随着市场木材需求量的下降,砍伐成本的增加,种树的收益不断下降,不少林农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谋生,林农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在深山中的大龙村。(摄影:石水玲)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龙村人,唐荣军面对林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从小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村人的辛苦与生活的不易,一直梦想着自己可以带着乡亲们致富。2017年他当选为大龙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说:“既然有了这个身份,就要担负起这个责任”,怀着“带领群众致富”的心愿,他走遍了全村的各个自然村、家家户户,做到了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目睹家乡的落后面貌,他渴望改变家乡的心愿更加迫切,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更加强烈。他深知掌握一技之长是贫困人口创业脱贫的关键,要更好地全面现实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必须转变旧的发展观念,改革发展模式,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尽快建立起适应林农奔康致富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模式。

大龙山区,平均海拔400多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日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变温结实性菌类生长,产出的菌类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2015年,大龙村委会在政府的引导下,唐荣军接触到食用菌种植技术,当时正值林农转型工作中,他在香菇身上看到了能带领村民致富的希望。2015年,合作社成员开始进行食用菌小规模基地化栽培,技术较为纯熟,经济效益良好,为发挥农业化优势,合作社决定投资建设生产标准化、栽培基地化、设施现代化的食用菌示范基地,以提高合作社持续增收能力和示范带动项目区内食用菌栽培户增产增收。

香菇。(摄影:石水玲)

2017年起实行林农转型,唐荣军带头成立了云上瑶山合作社发展大棚香菇种植产业,开始自己研究制作香菇菌棒生产,投入30多万引进生产设备。如今研发生产的菌棒技术日臻成熟,存活率达到9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32%。香菇种植基地主要由云上瑶山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并充分利用金坑片区林农转型发展机遇,多渠道筹集资金230万元建设食用菌基地,目前建有5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和6000平方米的生产大棚,每年可生产菇棒40万-50万棒,并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带动同村和周边乡镇12户群众(其中贫困户12户)发展香菇产业。2019年,大龙村7户贫困户以“一户一菇棚”形式参与食用菌香菇种植项目,每户种植菇棒8千-1万棒(共15万棒),平均增收2-3万元,周期短、见效快,效益明显,“小香菇”撑起大龙村脱贫奔康“大伞”。

大龙村贫困户到冬菇大棚了解香菇的生长情况。(摄影:石水玲)

大龙村贫困户香菇大丰收。(摄影:石水玲)

疫情期间唐荣军帮助菇农销售滞销的冬菇。(摄影:石水玲)

林农转型发展之路历经5年,现在大龙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逐步发展,贫困户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2019年大龙村有劳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68元,实现全村29户贫困户全部退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来源:三江镇 石水玲

编辑:丘志高  莫莉娜



更多新闻

点赞!连南莎腰妹和阿贵哥在这里直播带货……


大奖等你拿!只要你热爱写作就赶快来投稿!


2020年“我爱我家”家庭文明宣讲宣传进基层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